電源管理芯片的崛起前夜
- 分類:行業動態
- 作者:山東精久
- 來源:http://www.dodecanesiandream.com/news/4/
- 發布時間:2021-12-21
- 訪問量:
【概要描述】精久、交流變頻電源、直流穩壓電源、航空航天電源、UPS電源、岸電電源、專用特種電源、電壓調節器、電子濾波器、寬頻、測試電源、鐵路專用電源、車載、車載取力發電、行車自發電、電源系統、電源、軍品、多功能、可編程、交直流、變頻、變壓、穩壓、中頻、逆變、不間斷自供電、安全性能綜合測試儀、電壓調節器、濾波器、出口企業、軍工產品、嫦娥一號、天宮一號
電源管理芯片的崛起前夜
【概要描述】精久、交流變頻電源、直流穩壓電源、航空航天電源、UPS電源、岸電電源、專用特種電源、電壓調節器、電子濾波器、寬頻、測試電源、鐵路專用電源、車載、車載取力發電、行車自發電、電源系統、電源、軍品、多功能、可編程、交直流、變頻、變壓、穩壓、中頻、逆變、不間斷自供電、安全性能綜合測試儀、電壓調節器、濾波器、出口企業、軍工產品、嫦娥一號、天宮一號
- 分類:行業動態
- 作者:山東精久
- 來源:http://www.dodecanesiandream.com/news/4/
- 發布時間:2021-12-21
- 訪問量:
圖片來源@視覺中國
電動化、智能化、自動化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三大趨勢,而其中電動化正是現階段行業發展的重點,這也催生汽車芯片的強大需求。
現如今,全球“芯片荒”仍在持續,在所有汽車芯片中,電源管理芯片 (PMIC)和微控制器(MCU)是缺口最大的。
據半導體分析公司海納集團數據,11月整體芯片交貨時間再次延長至22.3周,創下2017年以來芯片交付期最長記錄。海納表示,追蹤的各類芯片交付期都有所延長,以PMIC芯片和MCU芯片最明顯,預計芯片的供給壓力將持續到 2022 年。
一直以來,MCU都被認為是最重要的芯片之一,它猶如新能源汽車的大腦,實現新能源汽車的驅動。本輪“芯片荒”正是從MCU芯片短缺開始的,那么PMIC芯片又為什么短缺呢?
實際上,PMIC的作用絲毫不亞于MCU,它是應用最為廣泛的芯片,幾乎所有電子設備中,都會有PMIC的存在。電子消費、電信、工控設備、汽車終端等領域都對PMIC有持續的需求,各類產品推動了需求的大幅上漲。
同時,PMIC也是新能源汽車不可缺少的核心零件,汽車動力系統、車載電子設備和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均離不開PMIC,它猶如新能源汽車的心臟。由于車規級產品要求嚴格,擴產較慢,因此讓電源管理IC成為了最為短缺的芯片之一。
TrendForce的最新調查顯示,由于半導體行業供應問題而出現的材料短缺,導致PMIC價格一直呈現上漲的趨勢。預計到2022年以前,全球電源管理芯片的平均價格會上漲10%,創下了六年來的新高。
“芯片荒”暫時未有緩解的跡象,而我國的新能源車企又過于依賴海外芯片廠,這種背景下PMIC的國產替代就顯得至關重要。
隨著中國消費電子和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持續爆發,國產PMIC廠商也迎來了最佳的發展機遇,已經進入到爆發前夜。
01 國產替代路漫漫
作為新能源汽車風口下最重要的芯片之一,我國在PMIC上仍存在巨大的缺口。
PMIC并不是某一特定產品,而是一個芯片大類的統稱。
在電子設備系統中,PMIC芯片擔負起電能的變換、分配、檢測及其他電能管理的職責,是所有電子設備的電能供應心臟。其性能優劣對于整機的能耗、性能和可靠性有著直接影響,如果PMIC一旦失效將直接影響電子設備的工作,甚至會對設備本身造成破壞。
常見的PMIC芯片包括LDO(低壓線性穩壓器)、DC/DC和電池管理IC等。PMIC下游應用十分廣泛,覆蓋通訊、數據處理、工業醫療、消費電子、汽車電子等多個應用領域,尤其是汽車電動化帶來的機會,成為了PMIC需求的核心增量之一。
中國是制造大國,更是全球消費電子主要生產地,對PMIC的需求無比龐大,因此催生出一個將近千億規模的巨大市場。
根據智研咨詢等提供的數據,在2020年中國PMIC市場規模達到758.7億,并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。而在2021年,由于全球缺芯潮的蔓延,PMIC屬于半導體缺貨潮的短料,至今漲價態勢依然持續,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。
但正如其他芯片產業一樣,在PMIC市場上,國際半導體巨頭們也占據著主要份額,國產替代依然任重道遠。
根據芯朋微招股說明書,2019年全球電源管理芯片市場上,全球前五大電源管理芯片供應商分別為德州儀器、Dialog、高通、意法半導體、英飛凌,CR5達46%,而截至2020年5月歐美企業更是在中國占據了80%以上的市場份額。
來源:芯朋微招股書,頭豹研究院
與國際巨頭們相比,國內電源管理芯片行業起步晚,技術積累薄弱,產品性能和豐富度上較國際電源管理芯片廠商仍有較大差距。
但是,國產PMIC企業并不是沒有崛起的機會。
受益于5G技術的發展和滲透率的提高,智能手機出貨量及單部手機PMIC芯片數量持續增長,5G基站建設量大幅增長,使得通信市場成為當下較有潛力的增量市場。
車規級PMIC芯片主要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驅動,消費電子市場主要受到物聯網發展的驅動,工業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、智能制造轉型升級也將帶動工業電子電源管理芯片需求顯 著增長。
總而言之,PMIC的國產替代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,但全球汽車“芯片荒”則是一次機會,正在加速推動我國PMIC的崛起。
02 消費電子:國產替代試驗田
盡管國產PMIC芯片依然競爭力有限,但在相較低端的消費電子市場,國產PMIC的替代化已經全面開始。
國內電源管理芯片的發展,一方面與芯片企業技術積累密不可分,但另一方面,PMIC的國產替代,更來自于國內制造品牌的崛起。
自改革開放以來,受益全球產業鏈轉移,中國逐漸成為世界制造業大國,整個消費電子產業鏈由歐美日向中國本土轉移,中國制造暢銷全球。
與此同時,大批優質國產消費電子品牌迅速崛起,白電領域的格力、美的和海爾,智能手機領域的華為、小米和OV,已經成為全球知名的品牌。在電飯鍋、空氣炸鍋、熱水壺等小家電市場,中國企業都是具備相當市場競爭力的。
更深層次,這些優質國產電子品牌已經成為PMIC自主替代化的試驗田,PMIC的國產替代正在全面推進。
以TWS耳機為例,TWS耳機主要分為蘋果陣營和安卓陣營,其中蘋果airpods系列TWS耳機大部分PMIC芯片來自德州儀器,國內廠商切入機會較小。
但在安卓陣營,華為、小米、漫步者等多家國內廠商,市占率均較高,PMIC芯片國產化機會也較大,裕泰、圣邦微、矽力杰、韋爾等廠家的電源管理芯片均已在安卓TWS耳機中被廣泛使用。
在以國內廠商為主導的掃地機器人市場,國內PMIC芯片的替代效果更加明顯,全志科技已經成為科沃斯和石頭科技產品供應商。
來源:方正電子
家電領域PMIC芯片領先企業為芯朋微,終端客戶包括美的、格力、創維、飛利浦、蘇泊爾、九陽、萊克、中興通訊、 華為等,皆是中國乃至全球知名的中國制造品牌。
隨著終端消費品制造持續向亞太轉移,中國制造品牌不斷做大做強,加之全球5G通信和物聯網帶動的消費電器熱潮,行業對PMIC芯片的需求不斷擴大,中國PMIC芯片的國產替代速度將進一步加速。
國內排名靠前廠商包括矽力杰、士蘭微、圣邦股份、芯朋微、晶豐明源、上海貝嶺、富滿電子等,雖然總體上,中國企業市場份額分散且市占率較低,尚無法在產銷規模上與TI、ADI、英飛凌等歐美廠商競爭。但如果專注未來,那么PMIC芯片的國產替代將有很大的機會。
03 新能源汽車:爆點將至
復盤消費電子PMIC芯片的國產替代進程不難發現,其必須具備雙重產業邏輯:其一“產品先行”,也就是國產消費電子終端的全球崛起;其二“技術致勝”,國產PMIC芯片企業技術積累達到了一定水平。
這樣的國產替代邏輯有望在新能源汽車賽道得以復制。
在此之前,國內汽車市場中,PMIC芯片主要依靠從歐美企業進口,國內廠家數量較少,其原因主要有兩方面。
首先,車規級產品對于芯片的穩定性要求高于家用電器和通訊領域,車規級產品需要更多次的嚴格測試,對于整車廠商而言,并不會輕易更換核心配件供應商的,因此技術實力本就不足的國產廠商缺乏入局整車供應鏈的機會。
另一方面,車規級PMIC芯片雖然增速很快,但規模的絕對值依然不如數碼通信領域,因此國內廠商更愿意將人力物力投入到傳統賽道中,國產廠家進入車規級市場的經濟性動力不足。
然而隨著疫情催生“芯片荒”的到來,疊加新能源汽車的龐大需求,國內車規級PMIC芯片產業發展的底層邏輯已經轉變。
在新能源汽車時代,國內車企與國際傳統燃油車企基本處于同一條起跑線上,甚至從市場表現看,國內新能源車企表現更勝一籌??紤]到國內龐大的汽車市場,未來國內自主車企在汽車產業鏈上話語權有望進一步提升,將帶動國產汽車供應商實現一定突破,這為國產PMIC的騰飛提供了機會。
此外,經歷過在家用電器、消費電子、LED照明、通訊等市場的技術和資本積累,目前國內PMIC芯片廠商已經有能力進軍汽車市場。尤其在全球“芯片荒”之下,更是給國產PMIC產商提供了千載難逢切入整車供應鏈的機會。
目前,雅創電子、圣邦股份等多家半導體企業已經開發出車規級PMIC芯片產品。
雅創電子車規級電源管理IC產品及規劃
雅創電子通過收購了韓國Tamul (譚慕)PMIC相關業務專利權開展車規級電源管理芯片業務。目前,雅創電子自主研發設計的多款PMIC芯片產品,并已經通過AEC-Q100等車規級認證,已經在現代汽車、克萊斯勒等全球知名車企的相關車型上得到批量應用。
同時,上海貝嶺在2020年PMIC中各有一款DCDC和LDO通過了車規級產品認證。2021年上半年,一款前期通過車規級產品認證的LDO產品開始小批量銷售。
伴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,國產PMIC企業車規級芯片業務迎來了最佳窗口期,他們有望借助“芯片荒”切入整車產業鏈,并借助中國新能源汽車崛起的機會,復制消費電子國產替代的邏輯。樂觀估計,國產PMIC企業已經到了崛起前夜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更多資訊
關于公司取得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評定證書的公告
電源管理芯片的崛起前夜
關于公司獲得實用新型專利的公告
習近平對全軍裝備工作會議作出重要指示
關于內審員培訓考試通過的通告
關于公司獲得儲能電源和綜合電源軟件著作權公告
互動留言
WRITE A MESSAGE TO US
產品推薦
山東精久科技有限公司
關注我們

手機官網

關注“山東精久”
版權所有:? 2022 山東精久科技有限公司 魯ICP備11015173號-1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濟南二分 本站支持IPV6訪問 SEO